全自动灌胶机回流线怎么安装
全自动灌胶机回流线安装指南——从安装到投产的全流程详解
一、安装前准备
场地勘察
确认地面承重(≥ 5吨/m²)与平整度(水平误差≤3mm/m)。
预留设备尺寸+安全通道(设备长宽+1.5m操作空间)。
环境要求:温度15~34℃、湿度≤70%,无粉尘/震动源。
基础设施
电力:220V电源,380V电源(依设备功率+20%冗余),独立接地(电阻≤4Ω)。
气源:洁净干燥压缩空气(0.5~0.8MPa,流量≥500L/min)。
排风系统:针对胶水挥发物配置负压抽风装置。
开箱验收
核对装箱单,检查主机、输送线、控制柜、胶泵等部件无运输损伤。
重点检查精密部件:计量泵、运动导轨、视觉定位模块。
二、机械安装核心步骤
回流线体定位
按工艺流向确定入口/出口方向,激光水平仪校准导轨(全长水平差≤1mm)。
地脚螺栓固定后,灌浆填充地基缝隙增强稳定性。
灌胶机与回流线对接
使用联动接口板连接输送线与灌胶机,确保:
传送带高度一致(公差±0.5mm)
工装板通过时无卡滞
加装光电同步传感器,实现位置实时通讯。
供胶系统安装
A/B胶桶置于防泄漏托盘上,通过恒压管路连接主机。
关键细节:
胶管避免90°弯折(最小弯曲半径>10cm)
双组份胶路全程隔热(防温度波动导致配比偏差)
三、电气与控制系统安装
接线规范
动力电缆(≥4mm²)与信号线分槽敷设,防止干扰。
紧急停止按钮串联接入主回路,每3米设置1个。
软件配置
安装HMI控制软件,设置参数:
输送线速度(通常0.5~3m/min)
灌胶轨迹、出胶量(精度±2%)、固化时间
建立产品配方库,保存不同工件的加工程序。
四、调试阶段关键项
空载测试
运行回流线2小时,确认:
电机温升≤40℃
传送带无跑偏(纠偏器灵敏度测试)
灌胶精度校准
静态校准:
使用标准量杯测试出胶量(例:设定10g,实测误差≤0.1g)。
动态校准:
在移动工装板上灌胶,检验轨迹偏移量(需≤0.3mm)。
联动调试
模拟生产节拍,测试:
光电感应→灌胶启动延时(±50ms内)
异常处理:人工干预后自动复位流程
五、操作人员培训要点
安全培训
急停操作、胶水MSDS防护(护目镜/防毒面具)、电气锁止流程。
日常操作
开机顺序:气源→主机→输送线
换胶流程:A/B胶同步置换(防混合固化)
清洁规范:针头每日用溶剂浸泡,管路每周排空
故障处理
常见问题库:
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步骤
出胶量不稳 管路气泡/胶水粘度变化 排空→粘度检测→调整压力
轨迹偏移 夹具定位松动/视觉镜头污渍 重新夹紧→酒精擦拭镜头
维护计划
每日:导轨除尘、检测气压值
月度:计量泵精度校验、运动部件润滑
六、验收与交付
连续72小时量产测试(良品率≥99.5%)
签署验收文件,移交:
电气图纸、PLC程序备份
维护手册、备件清单(推荐储备针头/密封圈)
安装成功标志:生产线全速运行时,灌胶位置重复定位精度±0.01-0.05mm,8小时无故障停机。建议投产首周安排工程师现场支持,快速优化参数。
注:不同品牌设备存在差异,请以厂家技术文档为准。本文适用于常规点胶/灌封工艺(如电子PCB、电机线圈封装)。